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centos MySQL主从配置 ntsysv chkconfig setup命令 配置MySQL 主从 子shell MySQL备份 kill命令 pid文件 discuz!论坛数...
阅读量:705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516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7 分钟。

centos  MySQL主从配置 ntsysv   chkconfig  setup命令  配置MySQL 主从 子shell  MySQL备份  kill命令  pid文件  discuz!论坛数据库读写分离  双主搭建   mysql.history   第二十九节课

 

 

 

搭建主从过程中先要slave stop   搭建好之后再slave start避免出错

 

ntsysv:图形界面服务管理工具

chkconfig:命令行服务管理工具
setup命令:图形界面管理工具

 

 

上半节课

ntsysv

chkconfig
setup命令
配置MySQL 主从

 

 

 

下半节课

子shell

MySQL备份
kill命令
pid文件
discuz!论坛数据库读写分离

双主搭建

mysql.history

 

 

1. MySQL主从原理以及应用场景MySQL的Replication原理非常简单,总结一下:

每个从仅可以设置一个主。
主在执行sql之后,记录二进制log文件(bin-log)。
从连接主,并从主获取binlog,存于本地relay-log,并从上次记住的位置起执行sql,一旦遇到错误则停止同步。
从这几条Replication原理来看,可以有这些推论:
主从间的数据库不是实时同步,就算网络连接正常,也存在瞬间,主从数据不一致。
如果主从的网络断开,从会在网络正常后,批量同步。
如果对从进行修改数据,那么很可能从在执行主的bin-log时出现错误而停止同步,这个是很危险的操作。所以一般情况下,非常小心的修改从上的数据。
一个衍生的配置是双主,互为主从配置,只要双方的修改不冲突,可以工作良好。
如果需要多主的话,可以用环形配置,这样任意一个节点的修改都可以同步到所有节点。

可以应用在读写分离的场景中,用以降低单台MySQL服务器的I/O

可以实现MySQL服务的HA集群
可以是1主多从,也可以是相互主从(主主)

说明: 以下文档为在同一个机器上,配置两个mysql服务,在我们上课的时候,会用两台单独的机器来演示,但步骤基本上一样。

2. 安装、配置MySQL
参考之前步骤搭建MySQL服务
为了做实验方便,我们在同一台机器上配置两个MySQL服务(跑两个端口)
cd /usr/local/; cp -r mysql mysql_2; cd mysql_2;
初始化mysql2: ./scripts/mysql_install_db --user=mysql --datadir=/data/mysql2
拷贝配置文件:cp /etc/my.cnf ./my.cnf
修改配置文件相关参数:vim my.cnf #更改port 以及 socket
启动:/usr/local/mysql_2/bin/mysqld_safe --defaults-file=/usr/local/mysql_2/my.cnf --user=mysql &
若开机启动它,需加入到 /etc/rc.local中

3. 配置主从准备工作

设定mysql_2 为主端口3307,mysql为从端口为3306
在主上创建测试库: create database db1;
然后导出主的mysql库数据然后导入给db1
mysqldump -uroot -S /tmp/mysql2.sock mysql > 123.sql ;
mysql -uroot -S /tmp/mysql2.sock db1 < 123.sql

 

 

yum install -y openssh-clients   //两边都要安装yum install -y rsynccd /data/mysqlrsync -av  blog  root@192.168.21.112:/data/mysql/     //blog是一个目录或者rsync -av   root@192.168.21.112:/data/mysql/blog  /data/mysql/    //blog是一个目录

 

 

4. 配置主(master)

vim /usr/local/mysql_2/my.cnf #修改或添加:
server-id=1
log-bin=mysql-bin
两个可选参数(2选1):
binlog-do-db=db1,db2 #需要同步的库
binlog-ignore-db=db1,db2 #忽略不同步的库
修改配置文件后,重启mysql_2
pid=`ps uax |grep mysql2.sock |grep -v grep |awk '{print $2}'` ; kill $pid; cd /usr/local/mysql_2/bin/; ./mysqld_safe --defaults-file=../my.cnf --user=mysql &
设置root密码:mysqladmin -u root -S /tmp/mysql2.sock password '123456'
mysql -u root -S /tmp/mysql2.sock -p'123456'
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*.* to 'repl'@'127.0.0.1' identified by '123123';
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;
show master status; #一定要记住前两列的内容,一会会用到

 

5. 设置从(slave)

vim /etc/my.cnf #修改或增加
server-id = 2 #这个数值不能和主一样
可选参数:replicate-do-db=db1,db2 和 replicate-ignore-db=db1,db2 #意义同主的那两个可选参数  这个不用配置 因为主已经配置了
service mysqld restart
拷贝主的db1库数据到从:mysqldump -uroot -S /tmp/mysql2.sock -p123456 db1 > db1.sql; mysql -uroot -p -e "create database db1"; mysql -uroot -p db1 < db1.sql
mysql -uroot -p #登陆从的mysql
slave stop;
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='127.0.0.1', master_port=3307, master_user='repl', master_password='123123', master_log_file='mysql-bin.000006', master_log_pos=474952;
slave start;
主上: mysql -uroot -S /tmp/mysql2.sock -p123456 -e "unlock tables"
从上查看从的状态: show slave status\G;

 

 

6. 测试主从

主上清空db1库的db表 :use db1; select count(*) from db"; truncate table db;
进入slave,查看db1库db表: use db1; select count(*) from db";
主上删除表db: drop table db;
从上看db表不存在了
建议: MySQL主从机制比较脆弱,谨慎操作。如果重启master,务必要先把slave停掉,也就是说需要在slave上去执行 slave stop 命令,然后再去重启master的mysql服务,否则很有可能就会中断了。当然重启完后,还需要把slave给开启 slave start.

 

#查看当前所在库 select database();create database www;use www;#复制 粘贴show create table  aming.pre_forum_post\G;#可以看到www库下新建的表pre_forum_postshow tables;

 

扩展学习:

mysql主从心得整理 http://wangwei007.blog.51cto.com/68019/965575
mysql主从问题集 http://blog.chinaunix.net/uid-8786588-id-3771613.html
mysql主从延迟 http://f.dataguru.cn/thread-461916-1-1.html
主从延迟原因PPT http://meeting.zhdba.com/style/2012atcc/ppt/mysql-arc.ppsx
mysql 主主 http://luoweiro.blog.51cto.com/2186161/658550
mysql-proxy 实现读写分离 http://my.oschina.net/barter/blog/93354
atlas相关 http://www.oschina.net/p/atlas
mysql一主多从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c197d4201017qjs.html
cobar实现分库分表 http://blog.csdn.net/huoyunshen88/article/details/37927553
mysql分库分表方案 http://my.oschina.net/ydsakyclguozi/blog/199498
mysql架构演变 http://www.aminglinux.com/bbs/thread-8025-1-1.html

 

 


子shell

 

hostname slave ,改主机名,然后执行bash命令,就可以看到新的主机名[root@slave ~]

 

 


 

MySQL备份

 

myisam引擎可以直接拷贝文件夹/目录过去别的机器的mysql数据目录下,重启mysql就可以看到数据库

但是innodb不能这样做,一定要通过mysqldump  加single-transaction或者xtrabackup
Windows下没有xtrabackup工具,所以Windows下只能用myisam引擎,xcopy定时拷贝文件夹
或者停机,然后xcopy拷贝innodb引擎的数据库,然后重新打开mysql服务

 


kill命令

 

killall mysqld:不是强制杀mysql  如果是同一机器多实例mysql 会杀死全部mysql实例 

kill -9 pid:强制杀mysql
pkill command:不是强制杀mysql
pkill 对应的是COMMAND

 


pid文件

改了hostname之后,主机名变了,mysql的data目录下(主机名.pid)变了和(主机名的.err)变了,导致mysql启动不起来

原因:因为pid文件需要实现touch,但是因为主机名变了,mysql找不到pid文件,所以需要touch或者cp原来的pid文件

解决方法:将aminglinux.pid cp一下,cp aminglinux.pid slave.pid,然后restart mysql


 

discuz!论坛数据库读写分离

discuz!论坛使用的是DAL类型的读写分离,主的ip和从的ip都写在discuz!论坛的配置文件里面,程序代码会跟根据配置文件进行主从读写分离

 


双主搭建
双主产生死循环
避免双主产生死循环这种情况,在my.cnf里增加
两个主都要开binlog,在一台主上更新,另一台主会反映出更新,另一台主上的更新,在另一台主上也会反映出更新,反正无论哪边更新两边都可以反映更新,这就是双主

 

主上

auto-increment-increment = 2 //每次增长2
auto-increment-offset = 1 //设置自动增长的字段的偏移量,即初始值为1
从上
auto-increment-increment = 2 //每次增长2
auto-increment-offset = 2 //设置自动增长的字段的偏移量,即初始值为2注:二者都只有server-id不同和 auto-increment- offset不同
auto-increment-increment的值应设为整个结构中服务器的总数,本案例用到两台服务器,所以值设为2。

 


搜索一下mysql.history,mysql执行过的命令

grep 'ss' mysql.history

 

f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Linux内核驱动--mmap设备方法【原创】
查看>>
ELK(elasticsearch+kibana+logstash)搜索引擎(二): elasticsearch基础教程
查看>>
网页中内容的显示问题
查看>>
JAVA编程思想三
查看>>
加密工具类
查看>>
ThinkPHP配置简单的mysql读写分离
查看>>
AngularJS Select(选择框)
查看>>
EXT.NET入门必读
查看>>
数据结构定义
查看>>
实验报告二201521460014
查看>>
sql中的Replace
查看>>
POJ 1068 AC 2014-01-07 15:24 146人阅读 评论(0) 收藏...
查看>>
A. Karen and Morning
查看>>
虚拟内存和虚拟地址空间理解(转载)
查看>>
[LeetCode] Pow(x, n) 二分搜索
查看>>
简记mysql中文乱码(插入变成??)的问题.
查看>>
C# 科学计数法转换成数字
查看>>
深入理解:java类加载器
查看>>
Android Studio使用Git版本控制github
查看>>
跳转到移动终端
查看>>